清明诗话
2020-04-03 19:45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清明节恰逢仲春与暮春交错之时,天地俱生,万物以容。《兰亭宴集序》开头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里的修禊就是古人为了招魂续魄,聚于水滨河畔洗濯宿垢,祓除不祥的习俗。清明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经过多少沧海桑田,就有多少古今之人情氤氲其间,催发着文人骚客的遐思迩想,创作无数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诗歌。今天我们将顺着这些人生世相的返照来探讨诗人传达的清明境界。

物候是四季更迭的风向标,以它为吟咏对象的诗歌甚是多见。“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白桐花率先萌动心思,探出枝芽,厌阳的田鼠化为鹌鸟,阴阳交会处,春雨初霁,彩虹垂挂日边。“变”正是这个节序带给人们的自然之初体验。恰如《长安清明言怀》前两联中的记录:“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唐人顾非熊绘出了当时都城长安满目繁花,万家车马出动,莺啭芳菲的盛景。

除此之外,传统节日习俗的仪式化与娱乐化,让随时令赋诗蔚然成风。

清明原本仅为节令,缘何与“祭祀”扯上关系?这就要从寒食节说起。卢象曾在诗中介绍:“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原来晋文公结束流亡后曾封赏功臣,但独不见介子推,求而不获之下,晋侯竟命令放火烧山,可叹子推身死,苦果酿成。后人以寒食禁火来缅怀忠义正直又淡泊名利的介子推,诗人更是多借此事言志抒怀。由于日期邻近,清明的文化意蕴逐渐与寒食节紧密相连。这一点在宋人王禹偁的《清明》中得到印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黄庭坚则在诗中勾勒出扫墓的情形,别是一番深意隐晦其中,“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旷野苍茫,凄风劲雨中,对生死意义的解读跃然纸上,情景并茂地表现出诗人通达背后不屑与世俗浊气同浮沉的孤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心情。

清明扫墓在朱元璋时开始盛行,但在古代习俗里,清明节被灌注了浓重丰盈的情调色彩。这一天,肃穆哀伤的祭扫之余,人们或踏青游玩,围坐野宴;或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让人恍然明了,清明也有这般轻快祥和的一面。

“春风客里动经年,寂寞松楸入梦边。斗酒谁为寒食奠,懒将杨柳插门前。”宋人徐集孙在末句阐明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很普遍,他从游子梦中摄取一微点加以突显,道尽了客居异乡时的愁苦凄凉。对于荡秋千的习俗,韩偓的《寒食夜》中有所提及,“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诗篇在首句被凄寒的氛围笼罩,次句又为其涂上一抹秾艳,情景交融间,烘染点出“那人”不见的空虚之感,情意婉约,余韵邈然。充满仪式感和趣味性的清明习俗还有许多,虽然今天已不再被人们延续,但这些习俗所寓意的期盼平安,期待新气象的美好内涵值得被重拾,继续复现。

谈及诗歌,它最显著的功效就是申舒性灵,“缘情而绮靡。”清明节本身带有惆怅哀伤之感,古人便常常通过描写清明景色,来衬托刻画自己失意落寞时的苦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情感表现和谐,语言明畅自然,绵绵不绝的婆娑细雨使行路者平添愁绪,让本就思念亲人家乡的内心更显五味杂陈。顾非熊在诗中感怀了落第的难言之痛,“失意经寒食,情偏感别离。来逢人已去,坐见柳空垂。细雨飞黄鸟,新蒲长绿池。自倾相送酒,终不展愁眉。”本来清明该是一派欣欣然的模样,作者此时却皱眉不展,飘拂的柳枝是道不尽的愁思,借酒消愁使他愁上更愁,双重的伤感叫他苦不堪言。古代文人一向追求“学而优则仕”,可想要保证仕途一帆风顺也并非易事。“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白居易赠给友人的这首《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作于被贬之际。本该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却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寂寞萧条,悲凉凄怆,此去前途渺茫的纠结担忧在诗中表露无遗。诗人透过习俗、景色这种特殊媒介,巧妙地交融节日带来的惆怅与心内失意之感,从而实现了情景事理的和谐统一。

“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以节气为枝干,化诗这种文体为花叶,可以帮助我们寻味过去的风土人情和精神世界,感受中国文化中天人关系的妙不可言。尽管今天过清明的形式有所改变,但盼望家庭团聚的精神内核,对“清明”一词所象征的清察明审、政治清明的向往却亘古不变。(李琰)

责任编辑:   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