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洛派理学思想策源地:嵩阳书院
2017-06-23 07:42 来源: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70公里的登封市,因地处中岳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保存清代建筑26座108间,除道统祠为卷棚歇山顶外,其他建筑均为卷棚硬山顶。青砖灰瓦,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嵩阳书院是古代高等学府,与河南商丘睢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宋代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均在此讲学,盛极一时,司马光《资治通鉴》有10余卷在此完成。 

嵩阳书院大门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廛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此联为清乾隆皇帝公元1750年所题,联语简要说明了中岳嵩山及嵩阳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四周形胜。 

仪门

仪门为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设置仪门旨在提醒学子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失礼。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出于《诗经·小雅·车辖 》。高山, 比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原意为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魏碑亭

 中岳嵩阳寺碑,东魏时期(公元535年)刻立,是嵩山地区保留下来历史较早的石碑之一,石碑上有许多佛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时期造像“曹衣带水”的风格,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破坏,许多造像已经面目全非。碑体文字字体刚健、笔力圆阔,是魏碑书法的上品。

杏坛

清初著名学者耿介主持倡兴嵩阳书院,循孔子杏坛讲学,在书院除地为坛。讲学期间坛上古杏树一株,传为耿介手植。

 

二程手植槐

树高19.5米,围粗4米。虽然树干嶙峋,中空外实,槐冠却丛拨阴浓,新枝簇簇。树姿优美,老而不衰,历史源远远流长。相传为北宋理学名家程颢到嵩阳书院讲学时亲手所栽。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大唐碑局部

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刻立。位于书院门口西侧,高9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为中原之冠。唐代大书法家徐浩书丹,八分隶书,书法遒雅。碑座四周,分别有石龛,雕武士图,动作各异,栩栩如生,反映了唐代石刻高超的艺术造诣。

汉封将军柏,大将军柏。 

二将军柏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除三将军柏毁于明末,现存大将军、二将军。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历经4500余年岁月,依然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仿佛朗朗诵读之声。 

 讲堂

讲堂为一座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式建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当年给学生授课的地方。

 讲堂内景

“程门立雪”宋朝名儒杨时和游酢去拜见程颐,正遇程颢静坐不愿打扰,便恭立在门外等候。此时天上下起鹅毛大雪,但依然恭立等程颐醒来,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厚。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赞誉尊师的优良品德。 

先圣殿

殿内中央供奉圣先师孔子站像,左右两侧为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四大贤人。殿内为孔子弟子72贤人传略和12先哲画像,是当年学生拜谒儒家始祖孔子的地方。

 “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门联,系1989年河南著名书法家王澄书题。涵义是指至圣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天下人,其道德品行做到了极致是人们的榜样。

泮池 

相传孔子家居泮水之滨,少年常在泮水边读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示不忘先师之意。古代嵩阳书院凡科举考中的学子,都要在这里举行绕池三周仪式,表示不忘先师教导、永效先师博学品德,安邦治国益于天下。 

碑林

 魏造像碑

 

嵩阳书院明代石刻地图

刻于明万历21年(公元1593年),图上详细刻制嵩山地区名胜古迹分布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名称等情况,是研究登封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道统祠

古代儒家倡导有道统就有治统,因为“治统得道统而盛,道统赖治统而光。”祭祀道统三圣人,是嵩阳书院的传统,在中国古代书院中,唯有嵩阳书院保存此种祭祀形式,使嵩阳书院成为传承儒家理学思想正宗嫡传之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为清末政治家林则徐所作。意为: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俗心杂欲才如此的挺拔。上下联最后一字——“大”与“刚”,意思是说,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壁立千仞”的刚直,来源于“无欲”。

 藏书楼

藏书楼是嵩阳书院现存最后一进建筑,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卷碰硬山顶阁楼式建筑,是古代书院贮藏书籍的地方。

 书院一角

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均在此讲学,盛极一时,司马光《资治通鉴》有10余卷在此完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熙宁四年,司马光请判西京(洛阳)御史台,长期挂有“提举嵩山崇福宫”的职衔,自此居住嵩山十五年。在讲学嵩阳书院期间,曾以儒学的历史观,融合理学的思想,编撰了《资治通鉴》的第九至二十一卷。

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宋神宗赵顼年间(1068-1086年)御容(官名)嵩山崇福宫,讲学嵩阳书院。著有《游嵩山》5言诗11首,其中《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诗曰:“白云随人来,翩翩疾如马。洪崖与父邱,襟袂安足把。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为世人传诵。

孝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朱熹

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人。朱熹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孝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著有《朱子家训》,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不仅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浓缩。同时也是朱熹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的一种精神体现。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官清先家清。为官者《朱子家训》不可不读,不可不看,不可不学,不可不用。

 

 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程颢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1048年~1085年(神宗年间),程颢任御史。程颢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在嵩阳书院讲学的名人中,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各地学者慕名而来,多的时候有生徒数百人。程颢对学生平易近人,讲学通俗易懂,教导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有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讲学期间,程颢还亲自为嵩阳书院制定学制、教养、考察等规条。

程颢在继承儒家经典天下为公思想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的思想。在他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着国家的兴亡:“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全在于当政者的公心和私心之间。”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就会使国家灭亡 。

 理者,天下之公,不可私有也。天理无私。一入于私,虽欲善其言行,皆非礼。      ——程颐

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小”,宣扬“气禀”说。

在程颢提出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的同时,程颐从公心可以明天地万物之理的角度,给出了为什么说当政者的私心可致国家灭亡的答案。程颐说:“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圣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相反,有了私心,就不能明理,就不能公正地处理问题,就会导致国家的灭亡。程颐又把“无私”提到天理、天德的高度。他说:“理者,天下之公,不可私有也。天理无私。一入于私,虽欲善其言行,皆非礼。”意思是说,理,体现着天下的公理之义,不可有私意。天理无私,一有私意,虽然想使自己的言行有善,却都不合礼义的标准。他还说:“至诚无私,可以蹈险难者,乾之行也。无私,天德也。”意思是说:人如果做到至诚无私,就可以蹈越艰难险阻,像天宇一样运行。无私,是天德。(郑州市纪委)

 

责任编辑:   hnsjct